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ravel星辰大海,ID:travelzoo_0021,作者:许义
今天在西美之旅董事长张道顺的办公室待了一下午,他是专做西北的国内批发商,业务体量和规模都已经比较大,我看了他们的后台数据,即便今年疫情,收客人数和销售额都超越了今天的很多旅行公司。
作为西北的批发商,新疆他已经去了无数次,今年10月份来参加我们的“对话新疆”考察活动,我很意外,在新疆的几天里我一直听他说旅行社企业的信息化流转和数字化经营,背后是经营效率如何提升,果然不同的旅行公司老板考虑的事情不一样,这套思维对我启发很大。
新疆回来以后,我们就约着再见一次。
上周在腾冲考察旅居地产,回来上海以后我就去了他办公室,3个多小时的对话让我收获很多,全部内容现阶段无法都放出来,后面有机会我想邀请他做一场和“对话新疆”一样的闭门分享,相信对不少旅行社的管理者在经营思维上能有帮助和提升。
今天想分享也是今天对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点是售前管理的标准化。
“”许老师,我现在一点不担心,订单进来以后的流转和信息传递,我在考虑的是售前到订单的这个阶段,如何标准化地提高效率?”
做过业务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订单进来以后,所有的环节你好歹是看得见的。
订单进来以前,从销售线索到订单付款这个环节恰恰是看不见的。
看得见意味着可分析、可优化、可提升。
看不见意味着无法标准、无法管理、无法效率。
说实话这个问题在很多旅行公司不是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规模太小了,再怎么提效和优化,价值就在那。
但对一个一年几个亿盘子、几万人出游的旅行公司来说,内部工作流程和信息交接的标准化就意味着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什么意思呢?
你观察国内目前一个亿以上经营规模的旅行社,你看需要多少员工就看的出来平均产能。
尤其是现在疫情期间,养人的成本是很高的。
老板的思维里:人在这,没用起来,没用好,都是成本浪费。
回到这个话题本身,旅行社行业的效率提升和管理方法,岗位的设定、业务信息的流转、数字化的管理工具都已经非常重要。
以前出境游和国内游的市场很好,大家跑的很快来不及向内看效率和精细化,单子多了加人,人闲了再找流量,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公司糊里糊涂地就做大了,这个过程也确实让很多老板赚到了钱。
但是你说这个公司有多大的价值和资产?
对不起,几乎没有。
因为都是人堆起来的。
疫情来了,业务停了,员工解散了,公司就是一个空壳,前端流量不是自己的, 后端员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间又没有像样的流程和管理工具。
昨天见一个旅行创业者,之前在某家公司做合伙人,今年自己到目的地做地接,公司到了10个人,然后现在又全裁掉了。
我问:你有没有觉得你公司10个人的时候,你依然很虚?并不代表你的公司价值和实力真的到了10个人的规模。
他说:要看这个过程沉淀下来什么,差员工你不想留,优秀员工是留不住的。
在《新旅游》书中,我花了一个章节梳理过去几年的旅游创业史,很明显 的是在2014-2017年间,在线旅游潮起潮落,无数的资本和人才涌进来,很多的旅游公司追求做大,现在来看过去规模上的“大”和面子上的“大”,都不那么扎实和具体。
在大之前,也许更要思考的是支持“大”的内核是什么?
大是一种结果,小是一种克制。
没有找到自己的1 ,拿什么勇气追求N 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