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追踪出境游这三年:这些出境游旅企如何迎接生死大考,未来如何布局?
文旅要闻 易水文旅 2023-01-06 14:22:56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易水文旅,ID:T-newmedia,作者:余未晚

2023年1月8日起,中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苦苦等待三年的出境游,终于走出了至暗时刻。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2022年12月29日,港澳通关首发团顺利成行,游客经港珠澳大桥出发抵达澳门。该旅行团由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组织,由香港市民组成,当天抵达澳门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特别组织了首发团欢迎仪式。

“出境游企业的最困难的时刻要过去了!自2022年12月8日以来,公司陆续接到很多客户的电话,都在催问我们海外业务重启计划。我已经安排员工在2023年元旦期间重返马尔代夫,2023年春节前,我们的员工还要重返印度尼西亚。2023年3月份以后,法国、希腊、捷克等欧洲分店(点)的业务也会同步重启。”本色品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韩明龙已经无法掩盖自己兴奋的心情。

出入境政策优化后,携程数据显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日本、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搜索量增长最快的前十大目的地。

尽管旅行者的信心和对旅行的渴望一直都没有改变,但此前市场上一直对跨境游放开有担忧的声音。毕竟对于从业者来说,他们仍然要面临很多未知的风险。比如,日本、韩国、印度等周边国家,意大利、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中远距离国家都对中国入境游客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性条件。这个名单是否会进一步增加,有待观察。

有一个国家的态度颇具玩味,也很真切。前些天,马来西亚一直持宽松的入境政策,宣布不针对中国旅客做入境限制。1月4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该国内阁决定收紧入境措施,以应对新冠疫情。收紧入境措施并不针对任何国家,而是面向所有国家,尤其是中美等确诊病例多的国家。安瓦尔的话看上去也很“实在”——“在面对新冠疫情反复的时候,人民的健康是政府首先要考虑的,而旅游及经济课题重要,但不能置于人民健康之上。”

对于中国的出境游业务而言,有些困难是明显存在的,供应链的不顺畅、人才的流失、资金链的断链……但再难大概都比不上疫情这三年所经历的。

相关数据显示,经营出入境旅游的企业2020年消亡了14906家,2021年上半年又再度消失6324家。

三年疫情期间,出境游旅企经历了生死大考,遭遇了四面楚歌,但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努力保留“革命火种”,积极寻求突围转型,有些还在为未来“穿针引线”,亦或“谋篇布局”。

苦苦坚守马尔代夫三年是如何做到的?

阳益和他爱人在2008年加入韩明龙的公司,2012年被公司外派到海外分店。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阳益夫妻俩除了中途短暂地返回中国2次,其余的时间一直坚守在马尔代夫。

回想起2019年当时的工作强度,阳益至今印象深刻:“以阿雅达岛为例,一个摄影师通常每个月最多只能拍摄30对客户,我有时候一个月要拍摄40对客户,甚至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

然而,这一切都在2020年3月份后戛然而止。

2020年3月27日起,所有国际航空公司暂停了飞往马尔代夫的定期航班。彼时,马尔代夫的海岛上没有任何游客。由于没有业务,阳益夫妻俩每天往返于海岛的餐厅和宿舍之间,享受着如度一假般的生活。阳益甚至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开玩笑说,自己已经提前开始过上65岁的退休生活。

然而,看不到结束的信号,没有任何业务和收入,再加上父母的担忧、孩子的牵挂……随和时间的推移,阳益夫妻俩的各种焦虑和不安也随之而来。

“当时,我们真的很孤单、很无助,感觉自己是被抛弃在马尔代夫。我经常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驻守马尔代夫?”阳益说,“但老板(韩明龙)反复劝说我一定要坚持,大家一起想办法度过难关。老板还给我算了一笔账:如果彻底把公司业务全部关停,一旦出境游重启,公司没有2000万元的投入,是不可能把业务和规模恢复到现有的水平。”

2020年7月15日,马尔代夫重新开放边界并恢复接待国外游客。随后,不少外国人以及海外华人就开始陆续到马尔代夫旅游。

回国还是继续坚守——这个问题,成为了当时阳益夫妻俩以及和家人反复交流的话题。

在2020年年初,阳益认识的一位在马尔代夫工作的中国同行就返了回国内,并在老家当地转行卖起了苹果。作为一名成都人,返回老家成都摆个摊,还是开个店?卖奶茶,还是卖狼牙土豆?在阳益看来,这好像都不适合,而且自己也不甘心。

“我们转型再就业会非常困难。毕竟,我们做摄影、化妆的工作时间太久了,而且常年在国外海岛工作和生活,已经让我们习惯了一种与城市不一样的工作和生活氛围。”阳益说,“如果回国转行再就业,我们不仅很难适应国内的环境和节奏,而且也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

既然选择了坚持,阳益就需要设法拓展当地海岛酒店外国游客的业务。

在驻守阿雅达岛期间,只要遇到中国人甚至是亚洲人,阳益都会主动上前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拍照。相比疫情前都是被动地等待公司分配客户,阳益当时是主动地去寻找客户。只要有客人就拍,有钱就收。

慢慢的,阳益夫妻俩的业务和收入开始恢复。

不过,阳益也坦言,马尔代夫重新开放边境后,无论是海外华人还是外国人,已不再像疫情前那样冲动地消费。尽管如此,他当时在马尔代夫拍摄一对客户的收入,几乎等同于国内拍摄10对客户的收入。

“这得益于马尔代夫都是用美元消费,以及公司调整了既往的业务提成比例。”阳益说,“2年多以来,我们夫妻俩的人均月收入达到2万元人民币左右,和2019年的差距并不大。”

出口转内销:活着就是硬道理

第一次见韩明龙,是在2019年年底一个周末的下午。

彼时,韩明龙的公司总部位于东二环一个交通非常便利的繁华商业圈,公司办公环境宽畅、明亮,而且装修也颇上档次。

尽管当天是周末,但公司仍然有几十位员工在紧张地工作,现场到处可见很多年轻的客户在咨询公司的相关业务。

在谈起公司业务、现金流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时,韩明龙兴致勃勃,充满信心。

第二次见到韩明龙,是在2021年年中的一个工作日下午。彼时,韩明龙公司的业务正紧锣密鼓地计划在南方某城市开设新的分店。而北京的总店因为承担不起相应的房租,已从原地址搬到东北三环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并且办公面积大幅度缩减。

第三次见到韩明龙,是2022年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地点是在他故宫旁的一家门店——它隐藏在一家红木家具专卖店里,没有公司的店名和LOGO,除了面向街道的一个房间的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宫廷服装外,你很难想象这是韩明龙在北京的一家门店。

据韩明龙当时透露,除了三亚,北京、大理、成都这三个城市的分店都是通过这种合作办公的方式开展业务。

“没办法,现在国内业务太难做了,而且不赚钱。所以,能节省一点是一点。”韩明龙说,以旅游业比较火爆的三亚为例,与2019年相比,2022年7月当地的头部酒店采购价格起码翻了3倍,并且一天一个价格。“今天和客户谈好了的酒店预定价格,可能明天酒店就会临时上调。这差价无法转移给客户,只能是我们公司自己消化。”

谈起公司近3年以来的“转型突围”经历,韩明龙表示,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这比二次创业更加艰难,甚至还不如一个小白创业。

韩明龙说,公司现行的产品系统一直是以海外业务为核心,与国内业务的差别本来很大。再加上国内疫情断断续续,公司转做国内市场真的很难,而且成功率极低。

“我们最怕突如其来的长时间疫情管控。企业的经营要做长期计划,一旦出现突发的管控,所有经营计划都会被彻底打断。”韩明龙说,比如三亚的门店,2022年7月份以前,每个月都有60-70对的客户。疫情管控后,除了要应对大量的客户退款,后续的经营计划也全被打乱。

据6人游旅行网方面透露,如果说2021年某个省的某个旅游城市出现疫情,客户还愿意临时调整新的线路,到其它城市继续完成旅行,那么2022年则几乎都是直接终止旅程并要求退款。

“没有客户,没有收入,你的员工如何安置,公司又如何生存发展?”韩明龙说, 2022年7月份公司在国内6家门店每个月的房租、员工薪资等支出达到20多万,但总收入也就20万左右,账面上入不敷出。

据韩明龙透露,近3年以来,3000万的各种业务退款、客户因为各种不理解而投诉、每个月的营收失衡、巨大的债务和经营压力……种种不堪回首的经历,曾让自己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

对于公司在运营方面的得失,韩明龙也在反思:“如果从疫情爆发开始,自己没有做出‘疫情很快就结束’的错误判断,让公司空转将近1年,而是果断地关停绝大部分业务,把公司运营成本压缩到最低,现在公司账面上起码会有2000万的流动资金。”

“如果把我们之前的海外产品系统全部推倒重来,全面深耕国内市场,预计要投入的资金是我白手起家创业的2倍(200万元人民币左右)。”韩明龙说,但这200万资金投进去后,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回报,目前还是一个大问号。相反,小白创业则没有要维护现有品牌形象以及客户信任度等方面的负担,可以怎么赚钱怎么来。

尽管如此,韩明龙还是决定在2022年12月中旬重新恢复国内业务的正常运营,“2023年元旦之前,公司销售部、运营部、产品部的核心员工(共计20人左右)都要恢复正常到岗。”韩明龙说,“防范于未然,国内业务虽然不是公司主营业务,但必须是公司整体业务的一个补充。”

比韩明龙更惨的是幸卫林。他是贵州视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老总,在全国拥有了142家门店,出境游业务停摆后也一直在找路活下去。

2022年9月,幸卫林在出差途中遇到了一个旅游行业的同行,后者热情地向他介绍泰国的旅游项目。鉴于泰国会在当年10月1日全面解封,幸卫林判断,大家憋了这么久,防疫政策放开后,出境游一定会大火。他决定赴泰国深入考察一番。谁知,幸卫林这一趟考察经历了被迷晕、被绑架、摔断腿、遭贩卖、被迫从事诈骗,可谓步步惊心。尽管如此,幸卫林在此期间依然找各种机会处理公司的旅游业务。他的经历一经媒体披露,引来吃瓜群众的一片唏嘘:旅游人真是打不死的小强!

重启出境游业务: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带着“诗”风雨兼程

2021年金砖国家旅游部长视频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中方将根据全球疫情发展形势,适时研究入出境旅游开放方案,与各方探讨建立基于核酸检测结果、以国际通行二维码为形式的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为疫情之下旅游恢复探索可行之路。

这是官方在疫情期间关于恢复入出境游的首次正式表态,当时引起业界高度关注,又是激动一片。但由于后来疫情跌宕反复,这个探索设想并没有实现。

2022年的最后一季度,中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调整,旅游业也用一次二级跳,迅速回归全球旅行的时代主题。

跨境限制放开之后,本轮出境游复苏趋势如何?

市场端有明显乐观的声音。来自HCR慧辰2022年11月份的一份出境旅游意愿和需求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人群表示在出行自由后会马上计划出境旅游。此外,超九成受访者表示如果疫情结束,旅游方面的支出或者增加或者基本保持不变。其中,60.5%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旅游支出,或将成为未来出境游市场复苏的重要财务预算基础;近三成表示旅游支出基本保持不变。

2022年12月27日晚,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相关公告后1小时内,携程数据显示,平台上海外签证的搜索量瞬时增长300%,咨询签证的游客主要是以旅游为出行动机;同程平台数据显示,该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增长850%,签证搜索量瞬时增长10倍;马蜂窝数据显示,该平台站内“出境游”相关搜索热度暴涨460%;去哪儿数据显示,该平台国际机票预订量增长5倍。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我们应该做中长期的理性乐观主义者。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带着“诗”风雨兼程。

“现在,需要让市场建立信心。”韩明龙认为,大众富裕人群是出境游消费的主力人群,在宏观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其承受冲击和恢复消费的能力也相对更强,公司需要及时把握这类人群在后疫情时代的出境旅游意愿和需求。

据韩明龙透露,自2022年12月8日以来,客户对公司的出境游业务,以及预定2023年3-5月的出行产品的咨询持续上升。“我们正在加快公司海外分店(点)的复工——将马尔代夫、印度尼西亚分店的复工时间,从原计划2023年春节提前至2023年元旦,重返马尔代夫分店的工作人员也从原计划的一组人(摄影师+化妆师)变成现在的两组人。欧洲的业务方面计划2023年3月份开始复工。2023年春节假期之后,我们会对外招聘赴欧洲驻店(点)的员工,人数在10人左右。”

主营出境游业务的6人游旅行网也在2022年12月18日对外招聘定制游所需要的产品和销售工作人员,为此6人游旅行网CEO贾建强还发了朋友圈纪念一下。贾建强透露,此次招聘主要是为了重启出境游业务做人才储备。“我觉得国家很快就会重启出境游,所以现在我们要加紧招聘,扩充团队。”

展望未来,贾建强表示,未来,其公司除了原有的欧洲和东南亚线路外,还计划新增中东地区的线路。

韩明龙认为,就消费者的心理恢复、企业业务恢复等情况而言,整个出境游市场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韩明龙坚信,大众对于出境游的热爱,迟早会让这个行业再度焕发生机。而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久。

摸着石头过河:深刻的市场变革或将来到

尽管2023年1月底重启包括马尔代夫在内的多家海外分店(点)业务已经提上了议程,但韩明龙也清醒地意识到,近3年来,马尔代夫的旅游业已经在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马尔代夫的入境游市场,可能正在慢慢习惯没有中国游客的光临。我担心的不是未来中国出境游有多大的市场需求,而是马尔代夫的入境游市场会完全习惯没有中国游客。”韩明龙说,现在马尔代夫的酒店经常爆满,入境游市场已经被欧美和东南亚的游客占据。未来,中国游客重返马尔代夫的旅游市场,酒店的价格还能像疫情前那么优惠吗?

据韩明龙从一个在马尔代夫专职做酒店代理的朋友处得知,早在2022年7月份,马尔代夫酒店的价格就比疫情前平均高了1000多美元。“未来中国开放出境游的时候,马尔代夫对待中国游客还能不能像疫情前那么友好?”韩明龙说,“有可能那些有钱的、愿意花钱的高端的客户去马代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那些喜欢‘穷游’的客户,可能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鸿鹄逸游产品中心负责人钱舒则看到了前文所提及的隐忧——在中国宣布取消对入境人员的管控措施的同时,印度、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始增加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核酸检测要求。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由此可能会引来一些麻烦。相关媒体报道,一名赴韩中国游客在仁川国际机场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后,拒绝接受酒店隔离半路潜逃,警方正在以违反《传染病预防及管理法》的罪由追捕调查,该报道登上韩联社中文版1月4日的头条。

钱舒最近几天一直在盯着欧洲国家对中国游客入境的检疫政策。在钱舒看来,欧美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德国)长线游才是出境游企业产生利润的所在点。如果欧美长线游的市场起不来,出境游就难言真正的恢复。此外,国际航班供给量短期内能否大幅增加,也会直接影响出境游业务的恢复。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虽然一些国家对中国游客入境设限,但媒体炒作得厉害,仔细分析的话,有些国家规定的入境政策是接种疫苗和48-72小时核酸检测,或者落地核酸检测测温,这些程序不算难以符合要求。

钱舒则表示,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的签证中心还处于关闭状态。此外,尽管相关国家的临时管控政策对中国游客入境谈不上特别限制,但是,就旅游业而言,每增加一次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就增加一次出行的不确定性。所以,无论是对旅行社还是游客而言,多少还是有些影响。

钱舒还透露,鸿鹄旅游的业务发力点是高端旅游这一细分市场。在产品方面,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游客积累的旅行体验和经验越来越多,相信会把旅行的节奏逐渐放下来,一部分旅游会转化为度假,我们也会对包括海岛游在内的度假产品进行更多的更新迭代。

贾建强表示,国外对中国游客的入境检疫措施并非制约国人出镜旅游的核心原因。目前真正的核心原因是相关国家签证中心并未重启,以及国际航班量的供给力度不足。从我们采购端的信息反馈情况来看,目前国外很多目的地的酒店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但是机票却依旧居高不下。以泰国为例,目前往返的机票价格在8000元人民币左右,这对于很多客户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透露,目前计划的国际航班数量仅为400班,即使全部执飞也仅是2019年的10%。预计2023年3月底航班换季后,国际航班量将有明显恢复,机票价格也将逐渐回落至合理范围。2023年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旅游高峰。

原国家旅游局监管司司长彭志凯在《出入境旅游即将开启:我们对外“开”了,为何这些国家却对我们“关”了?》一文中认为,出入境旅游的开放与恢复程度,不是旅游业所能决定的,更与国家大政方针、国际整体形势息息相关。短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对中国新增核酸检测和隔离要求 ,但中长期看,各国防疫措施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这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必然之路。世界繁荣需要中国,中国发展也离不开世界。经此三年疫情,我们不仅仅要开放,还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出入境旅游的高层次开放、高质量发展,必在其中大有可为。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