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低成本航司:巨亏60亿元!
文旅要闻 民航之翼 2025-03-11 10:42:35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作者:翼哥

疫情给全球民航业带来的冲击或许远比想象的要大。

在中国:国航、东航、南航等全服务航司举步维艰,还在亏损的泥潭中苦苦挣扎。春秋、中联航低成本航空则迅速实现盈利,扛起前进的大旗。

在美国:全服务航司效益向好,达美航空、联合航空连续创造利润记录。西南航空、捷蓝航空、精神航空低成本航司日子越发难过,在破产边缘的边缘徘徊。

美国第一大低成本航司:2024年西南航空第一季度出现亏损,全年业绩处于低位。

美国第三大低成本航司:精神航空已申请破产保护。

那么,美国第二大低成本航空:捷蓝航空又是怎么样呢?

最近,捷蓝航空公布了其2024年度业绩:

营收92.79亿美元,同比下降-3.49%

净利-7.95亿亿美元,同比增亏4.85亿美元。

全年净亏损8亿美元,客座率跌破75%,创2021年以来最差纪录。

捷蓝航空年度净亏折合近60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如一记重锤,敲醒了行业内外的各方关注者。

曾经在低成本航空一路狂飙甚至让西南航空都有些畏惧的捷蓝航空,如今深陷泥沼,背后的故事,远比数字本身更为有趣和复杂。

一、收购折戟,壮志未酬

捷蓝航空曾经有着一个远大的梦想,就是打造可以比肩美国四大航空集团的第五大航空集团。

2022年2月,边疆航空拟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精神航空。

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捷蓝航空。

捷蓝航空一路加价,最终以总价38亿美元达成协议。

这本是一场有望重塑美国航空业格局的强强联合,一旦成功,捷蓝航空将一跃成为美国第五大航空公司。

然而,现实却给了捷蓝航空沉重一击。美国司法部以反垄断为由,强势驳回了这笔收购案。

在司法部看来,捷蓝与精神航空的合并将大幅减少市场竞争,进而推高票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这场收购的失败,让捷蓝航空损失惨重,不仅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付诸东流,错失了在市场中快速扩张的绝佳时机,还付了不菲的分手费。

对精神航空而言,合并失败也让其雪上加霜,最终在2024年11月,精神航空宣布破产重组。

二、内忧外患,困境根源

捷蓝航空如今的窘境,收购失败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民航业的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低成本航司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点到点的直达赢得了一定的细分市场。

不过,在疫情后,美国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航司成本压力山大。

全服务航司能通过提高票价、增值服务、常旅客计划、与银行合作等方式带来不菲的收入。

而低成本航空的模式注定其无法转嫁成本,赚钱额外收入。

捷蓝航空创始人大卫·尼尔曼曾在西南航空积累经验,借鉴其低成本、高效运营模式,优化自身运营流程,降低成本。

但时过境迁,捷蓝航空的业务模式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

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航空市场,低成本航空和全服务航空占据了市场的两端。

低成本航空如西南航空,以低廉的票价吸引对价格敏感的休闲旅客,通过精简服务、控制成本实现盈利。

全服务航空如美国航空、达美航空,则凭借丰富的航线网络、优质的服务以及利润丰厚的常旅客计划,牢牢抓住商务旅客的心。

而捷蓝航空,却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既想提供比低成本航空更优质的服务,又想保持相对亲民的价格,结果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为了维持服务品质,捷蓝航空的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与低成本航空在价格上竞争;另一方面,由于航线网络不够完善,常旅客计划也不够成熟,又无法与全服务航空争夺商务旅客。

这种尴尬的定位,使得捷蓝航空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客源不断流失。

三、联盟受阻,前路生变

所谓祸不单行。

给捷蓝航空带来重击的远不止这些。

傍大款是捷蓝航空重要的运营策略之一。

在捷蓝航空的发展历程中,与美国航空公司(全球最大的航空集团)的合作也曾是其重要战略之一。

2020年,两家航空公司达成“东北联盟”,旨在通过协调航班并汇集收入,提升在波士顿和纽约地区的竞争力,有效抗衡联合航空和达美航空。

但好景不长,美国司法部于2021年对该联盟提起诉讼,称这一合作关系本质上是“事实上的合并”,会减少市场竞争,预估可能让消费者每年多支出7亿美元。

2024年6月,波士顿联邦法院裁定该联盟实质构成“垄断协议”,导致东北地区11条核心航线票价上涨22%,违反《克莱顿法案》第1条。

没有靠山可依,捷蓝航空生存越发艰难。

捷蓝航空的困境,是美国航空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为全球航空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未来的发展中,航空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优化运营的航空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捷蓝航空的8亿美元亏损,本质是廉价航空商业模式的“成本-收益”方程式在全球通胀时代的失效。

当全服务巨头通过常旅客计划、舱位分层和联盟协作构建生态护城河时,单一价格战策略已难以维系生存。

或许正如达美航空CEO巴斯蒂安所言:“未来的赢家不属于‘最便宜’的航司,而属于‘最不可替代’的航司。”

这一点,对当下还在持续内卷的中国民航业有非常重要的警醒意义。

而捷蓝航空能否成功破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