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要爆发了吗?旅游企业今年保持“低位运行”仍值得考虑
文旅要闻 易水文旅 2022-07-15 14:34:2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易水文旅,ID:T-newmedia,作者:周易水

随着暑假到来,旅游领域的热气开始蒸腾起来了。

有人精心梳理利好政策如入境人员隔离时间缩短、行程卡调整为7天、恢复旅游专列等,认为旅游业要集中爆发了。有人看到环球影城和迪士尼重启,认为旅游业要集中爆发了。有人看到某平台机票搜索量翻倍,认为旅游业要集中爆发了。有人发现多地政府在给群众们发文旅消费券,认为旅游业要集中爆发了……

确实有了些利好消息,一些旅游企业明显准备大干一场了。一般来说,似乎理应如此,特别考虑到暑假是旅游的黄金期,旅游企业想要利用这个黄金期努力回血,也在情理之中。

但就今年而言,旅游企业保持“低位运行”依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尽可能保持一个可控伸缩的状态。尤其是不要在超过现有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带着赌一把的心态大规模投入甚至举债入市,而是要理智地看待这个暑假黄金期以及今年综合形势。

其一,疫情仍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各地防疫政策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尤其是近期,多地疫情有所反弹,相关的封控、隔离、核酸、出行限制等政策仍在延续,相关地区的跨省旅游也随时可能触发熔断机制。而且,从近几轮的疫情来看,疫情的清零、反弹几乎无规律可言,清零了还可能再来,暴发过还可能再暴发,像是随机打开的盲盒,完全是不确定因素。

同时,暑假的人员流动性整体较大,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的风险甚至比平时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投入大量成本,寄希望于在暑假一举翻盘,其实翻车的风险可能同样大,特别是多地学校还存在“非必要不……”的经典提示。

这一切,都需要宏观政策更明朗,疫情形势更平稳,除非对于病毒本身、以及疫情防控政策上有些新认知、新思路。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暑期游的市场。

当然,最近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已经出现了一些新权威表述,由克服一种倾向变成了克服两种倾向——“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防控松懈和‘层层加码’两种倾向,在科学、精准、高效上下功夫,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但这离适合开展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宏观环境还相去甚远,旅游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关联度,似乎从未变得如此密切。

其二,最不应该被忽视的,是旅游企业在经历长时间疫情“停摆”之后,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安全运营考验

旅游产业链非常长,上下游产业的衔接铆合,需要时间去抚平缝隙和错位。

经历了三年开开关关的旅游企业,不会像自来水龙头那件容易,一开水就来,一关水就停。机器太久不运转,会生锈;人员太久不上岗,会生疏;实操运管太久不磨合,会出错。尤其是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喜欢主打刺激性的体验项目,对安全运营的要求更高。在暑期客流量增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逐渐磨合、对位适应的过程,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近期发生了多起旅游安全事故,比如苏州太仓一小型观光飞机坠毁、河南栾川大峡谷漂流发生游客落水受伤事件、多地旅游大巴在途中发生故障,等等。当然,这些事故还不算特别严重,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前,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一方面是“生疏”,另一方面又“心急”,两相碰撞的结果往往值得高度警惕。服务不到位还是小事,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特别在一个敏感时期。一旦旅游安全事故在短时间急遽增多,将严重影响民众的出游意愿,对行业健康发展更是得不偿失。

其三,由于疫情对于经济造成的影响,旅游消费能力在下降

在相关风险大体排除后,人们很有可能被疫情压抑得充满了出去走走的念头,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最好是既能出门,又能少花钱。中年人为失业风险纠结,经历着一轮轮的裁员降薪潮;大学生被就业难困扰,经历着几年所谓“史上最难毕业季”;近期频频曝出的多地购房者“抱团停贷”,这波影响远没有过去;多个行业的爆雷企业或项目此起彼伏,乃至龙头爆雷、批量爆雷;甚至有一种代表性观点直呼,中产正在底层化……

从中长周期来看,恢复经济活力和社会元气、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刺激消费仍是不二选择。但就当前局面来看,由于多种因素,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已经有点政策疲惫了。

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我国住户存款规模为112.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而二季度的央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个人储蓄意愿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

这种大势下,旅游消费是否会成为人们在过紧日子预期的前列选择,或者频次会不会大大压缩,都是需要再观察的。一旦家庭旅游支出压缩,这种旅游消费能力的变化对旅游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投放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这个发展周期,私人游艇、高尔夫旅游等这些之前被视为高端旅游业态,或者一些顶奢旅游产品,即使特殊人群有这种消费能力,锣鼓喧天、大张旗鼓宣传推进都不算明智。

其四,旅游的“去旅游企业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大疫三年,很可能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旅游观念和旅游习惯方式。休闲活动正在代替传统的旅游出行,成为人们更愿意深度体验享受的“惊喜发现”。周末最火的项目是什么?到公园支个帐篷露营,还都是免费的公园。带点吃的喝的,带上扑克桌游,就能消磨一整天。除了公园里卖冰棍的,哪个旅游企业能赚到这份钱?其他许多在小红书上最火的项目,比如桨板、飞盘、溯溪、骑行等等,基本不需要旅游企业参与的。

旅游的“去旅游企业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旅游与旅游企业无关”,更是一个颇为极端但暗含一定合理性的趋势判断。其实,一些发达国家近些年已经明显反映出了这个趋势。易水几年前与多位旅游部门驻外机构相关人士闲聊,他们都说到了欧美民众的全家自助游、休闲游已经不再需要传统旅游企业参与到出游环节中。疫情爆发前,英国龙头旅游企业、活了178年的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的倒闭,都在注解着这一态势。

由于人口基数以及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我们这边旅游的“去旅游企业化”趋势,不会那么快到来。但由于疫情的激发,这个过程也极有可能明显提速。

该来的都会来。旅游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无事可做、无力可发,需要抛弃的是旧思维和老传统,旅游企业要认真研判疫情之下深刻的发展趋势变化或者消费观念习惯变化,把产品转型想清楚、看明白、搞对路了,再去搞大规模投入研发。

在明显极大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易变性当口,旅游企业高举高打、铺开摊子火力全开、满负荷运行,可能一时会带来一些斩获,但是隐患也是极大的。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可能还好“船小好调头”,但大中企业战略方向一旦失误,往往损失是巨大的。当然如果实在寂寞了时常嗷几嗓子,在舆论场造一造动静,也是可以的。在重要会议召开前,一切都要审慎推进。

旅游企业的“低位运行”绝不是躺平,而是面对明显不定性,更强调高效聚焦,发挥核心优势,控制成本,聚焦重要板块,攥指成拳,汇集优势兵力精准出击,更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某一个黄金时段,要有韧性和钝感。还是那句话,熬不下去,就别苦熬了。

为了提振整体市场信心,宏观层面渲染点乐观基调,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微观的企业需要冷暖自知,结合自身实际闪转腾挪。

当然,目前某些旅游企业能做出那么好看的财务报表,也挺好,那别动不动就请愿呼求纾困政策。自己明明过得那么精彩,还哭穷,确实遭人烦。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