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老张聊文旅,作者:张君
一、“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出圈
目前山东临沂的《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全网,国庆节游客每天最多能够达到7.5万人,节后人均4万人,是去年同期的3倍。
“跟着团长打县城”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的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集结独立团兵力攻打平安县城。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也设置了一个类似的场景,重现了“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一幕。游客们在“团长”的带领下,与其他演员一起沉浸式体验“攻打”县城。
节目中,随着“团长”扮演者燕兵一声令下,“同志们,冲啊!”,30名演员和上千名参与演出体验的游客们迅速冲出掩体,手持大刀、红缨枪等道具向“沂州县城”发起了冲锋……
二、“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出圈的底层逻辑
任何一种文旅现象爆火出圈都有其底层逻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有的果都有当初的因,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方案。基于此,笔者尝试剖析一下爆火出圈的底层逻辑,从而审视其他地方是否可以复制,能否有可能爆火出圈:
第一,契合了当下的红色教育大的社会背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得到官媒支持。
第二,沉浸式体验,提供了情绪价值,游客很好的参与其中,游客变身为演员,景区变身为战场,游人或充当NPC(非玩家角色),或被赋予战士的身份,在足以乱真的场景中共同体验硝烟弥漫的战地岁月。体验后游客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各种自媒体转发,形成了营销矩阵。
第三,着名影视IP经典场景的线下还原,《跟着团长打县城》就是恢复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经典情节,经典影视场景早已植入到观众认知中,自带IP和流量属性,也是提前进行了品牌市场宣传和推广营销。
第四,“跟着团长打县城”是有强大的文化根基,红色根基牢固的山东开展红色主题的沉浸式项目,有很深的客群基础和群众认知。临沂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的红色历史遗址和文化资源,“跟着团长打县城”背后是红色临沂大IP背书和加持的一个集中的创作载体体现。
第五,红色文化的创新和活化,该项目将国人的爱国情怀与童年“打仗”游戏巧妙结合,突破了传统展示形式。游客参与体验,游客在沉浸式体验的叙事空间内,通过角色扮演、互动等方式,切身感受到在“烽火岁月”中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激情,了解到先辈艰苦奋斗的历程,对比之前纯观赏、瞻仰红色文化的传统模式来说,更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情绪价值、共情能力和历史代入感。
第六,国人集体主义和集体价值观转向。也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与当下社会原子化,集体价值和集体生活相对缺乏,缺少共同的追求、互动和认同,大部分都是经济利益关系的组合。爆火的《跟着团长打县城》这个剧,既有情绪价值属性,又有集体属性,人们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归属感。
当下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需求,很容易造成人们的思想荒漠,使人在社会中感到孤独,心灵无所寄托,精神依赖宗教信仰或往集体意识发展,《跟着团长打县城》这个剧也是人们在寻找共同价值,向集体意识方向转变的现象级事件。
三、“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出圈的实践思考
任何一个文旅爆款诞生或爆火出圈现象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逻辑规律。“跟着团长打县城”的项目经验不可被简单地复制粘贴。只有因地制宜地提升产品与服务,再配以科学的宣传营销,才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正解。与其执着追逐表面上的网红浪花,不如把河床打得更坚实,通过低调务实修炼基本功,“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尊重人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更加行稳致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