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空:支线王者大爆发!
文旅要闻 航空观点 2025-07-18 10:42:40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航空观点,作者:翼哥

7月14日晚,华夏航空(002928)甩出一份“炸裂”的半年预告:

归母净2.2-2.9亿元,中值同比暴涨875%,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佳半年报纪录。

当干线航司仍在减亏泥潭里挣扎,华夏航空已经用利润宣告—支线龙头的春天提前到来。

一、纪录之夜:创下历史新高

华夏航空此次交出的半年报成绩堪称惊艳。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在2.2-2. 9亿元区间,同比增长幅度竟高达741%-1009%。

取中值为2.55亿元 ,而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仅0.26亿元,同比增长875%,这般增速令人惊叹。

此前,华夏航空上半年最高利润纪录是在2019年创下的,为1.4亿元。

二、补贴红利:地方化债的“意外之财”

支线航空历来靠政府“奶一口”。

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于支线航空的航司,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决定了政府补贴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华夏航空约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运力购买协议,即与约40家地方政府、机场等建立合作关系,签订运力购买协议。

只要航班执飞,就能按合同约定获得相应收入,航班客货收入盈亏则由地方政府或机场承担,类似 “政府包机” 保底模式。

中央加大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力度,这一举措无疑给华夏航空带来重大利好。

随着地方财政压力缓解,航线补贴有望更快到账,补贴力度也有望更大。

一句话:

地方有钱了,航线资源就是现金流;华夏拿到的不只是补贴,更是排他性航线权。

三、支线航空:高铁冲击的真空地带”

高铁网络再密,也有“八纵八横”触不到的毛细血管。

在民航业发展进程中,高铁的迅猛崛起曾被视为对航空运输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中短途运输市场。

然而,支线航空却在这场竞争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受高铁冲击相对较小。

华夏航空深耕支线航空领域,航线网络主要布局于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高铁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特别是在新疆地区,华夏航空的支线受高铁冲击较小,对其支线航空影响不大。

在高铁“射程”之外,华夏拥有天然的护城河。

四、独飞航线:内卷时代的“避风港”

当下民航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在热门干线航线上,各航空公司为争夺客源,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等内卷式竞争,导致票价下跌、单位收益降低,严重影响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但华夏航空凭借其在支线航空领域长期积累的优势,拥有大量独飞航线,有效规避了这种内卷式竞争的冲击。

截至目前,华夏航空已覆盖国内43%的支线航点,独飞航线占比颇高。

在这些独飞航线上,华夏航空拥有绝对的市场主导权,无需参与恶性价格竞争。

华夏独飞航线占比62%,远高于干线航司的12%;

独飞航线平均票价0.52元/座公里,比共飞航线高21%,且价格波动区间±8%,竞争航线高达±35%。

当干线航司为一条京沪线“打骨折”时,华夏在库尔勒-阿克苏、兴义-温州这些“地图上找不到的航线”上悄悄赚钱。

当干线航司还在讨论“何时盈利”,华夏航空已经用一份半年报证明:

选对赛道,比拼命内卷更重要。

目前国内民航业“内卷式”竞争严重,大家砸堆飞干线,搞枢纽,反正是你赚了钱,我也要搞,同质低效竞争明显。

华夏航空的成功,证明了搞支线也能成功。

也就是说,民航业有许多细分市场,我们要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有人搞航空枢纽,向国际飞;有人搞支线,搞“干支联”;有人搞低成本,飞点到点,大家都有钱赚,都有肉吃,不好吗?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