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项目的成败,本质上是商业模式能否经受市场考验的结果。近年来,以恒大、融创为代表的房企“文旅+地产”模式频频暴雷,而政府主导的部分项目也因缺乏运营逻辑陷入困境。这些案例揭示了文旅投资的核心矛盾:脱离商业本质的宏大叙事,终将因资金断裂或运营失序而崩塌。唯有以系统化、全周期的商业模式为基石,文旅项目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生命力。
01
地产思维主导的失败案例:恒大与融创的教训
地产思维主导的失败案例:恒大与融创的教训
恒大集团曾斥资千亿打造多个文旅城,如哈尔滨、贵州等地的文化旅游城,规划涵盖室内滑雪场、水上乐园等豪华设施。然而,其商业模式过度依赖地产销售回血,文旅板块仅作为拿地工具,缺乏独立盈利设计。当房地产市场遇冷、资金链断裂时,文旅项目因客流量不足、运营成本高企迅速烂尾,最终沦为“亚洲最大烂尾楼群”。
融创同样陷入类似困境。2017年以631亿元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后,其“快速扩张+高杠杆”模式在债务危机下难以为继。2023年起,无锡融创茂、昆明万达城等项目多次流拍,即便降价至5.7折仍无人接盘。文旅资产因重投资、长周期特性,在房企急于变现时成为“烫手山芋”,暴露出“地产反哺文旅”模式的脆弱性。
02
政府主导项目的短板:规划与运营的脱节
政府主导项目的短板:规划与运营的脱节
部分政府主导的文旅项目虽在初期获得政策与资金支持,却因缺乏市场化运营能力陷入长期亏损。例如,青岛西海岸的“长江地一城”项目投资20亿元,意图通过“地铁+商业+文旅”模式打造地标,但因招商不力、客群定位模糊,开业后人流稀少,最终沦为“空城”。此类项目往往重硬件建设、轻业态布局,忽略消费需求与盈利闭环,导致资源浪费。
03
成功范本:以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文旅标杆
成功范本:以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文旅标杆
相比之下,北京环球影城与西安大唐不夜城则展现了商业模式的力量。环球影城以IP为核心,通过门票、衍生品、餐饮住宿等多层次收益结构,年营收超250亿元。其成功关键在于前期精准测算客流量与消费潜力,并围绕IP构建全产业链生态。而大唐不夜城通过“免费景区+付费演艺+商业消费”模式,以《盛唐密盒》等沉浸式演出引爆社交传播,带动周边商业收入增长300%。
另一典型案例是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虽非传统文旅项目,但其以极致服务与社群运营吸引百万级客流,成为“文旅商综合体”新样本。通过精准定位本地民生需求,胖东来将零售场景转化为情感纽带,验证了“商业逻辑驱动流量”的底层规律。
04
启示:商业模式的四大核心要素
启示:商业模式的四大核心要素
1、顶层设计先行:如天泰山乐爱艺文小镇,通过“艺术焕新+全龄社群运营”模式,整合高尔夫、温泉、民宿等多元业态,年接待60万人次,实现资产增值与客流转化双重目标。
2、收益结构多元化:避免依赖单一收入,需融合门票、衍生消费、地产溢价等多渠道,如环球影城的衍生品收入占比超30%。
3、轻资产运营思维:北京萧太后河项目以“低成本基建+快速迭代”策略,借势环球影城客流,通过集装箱街区和夜间光影秀实现差异化竞争。
4、精准客群洞察:西安大唐不夜城聚焦年轻游客,以短视频营销撬动流量;胖东来则深耕社区需求,以服务细节构建用户粘性。
05
结语
文旅项目的本质是“长期主义生意”,唯有以商业模式为锚,平衡投资规模与盈利预期,方能穿越周期。恒大、融创的教训警示行业:脱离商业逻辑的宏大叙事终将崩塌,而环球影城、大唐不夜城的成功则证明——唯有将战略规划转化为可持续的现金流,文旅项目才能真正“活下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