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西省文物局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政策法规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09-15 22:17:04
2023年,江西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和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等会议精神,锚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运用高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样板地、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示范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地,全力推进新时代江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信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把握核心要义、理解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要求,找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把精神实质转化为思路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坚决扛牢文物保护政治责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文物工作决策部署,加强长征文物保护利用,完成长江文物资源调查,开展分类评估并进行专题系统研究,储备和实施一批长江文物保护利用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推动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支持景德镇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
 
3.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抓好全国和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关于文物工作要求的落实,在完善机制中守护传承,在挖掘特色中活化利用,在压实责任中强化保障,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事业高质量发展。
 
4.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加强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加强文物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健全长效机制。
 
二、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5.出台革命文物保护政策文件。发挥江西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新时代江西革命文物强省建设的意见》,争取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实施。
 
6.推进革命文物片区保护利用。继续推进井冈山、闽浙赣、原中央苏区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梳理、策划、储备并申报实施一批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展陈提升、“互联网+”等项目,推动形成革命文物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的示范效应,打造江西革命文物片区保护利用新样板。
 
7.抓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开展第一批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评估验收。指导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方志敏纪念馆做好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工作。
 
8.加强革命文物展示传播。策划推出一批集教育活动、文化创意、线上线下融于一体的革命文物精品展陈。实施革命文物云展览计划,推进革命文物联展巡展。组织开展“十佳红色乡土教育课程”“开学同上一堂思政课——走进红色场馆,汲取奋进力量”等系列社教活动,推介一批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指导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策划打造一批红色题材的沉浸式情景剧。策划开展“红色印记看江西”全媒体采风活动。
 
9.加快革命文物保护标识设置。遴选确定江西革命文物标识样式,利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标识设置全覆盖。
 
三、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重大文保工程
 
10.加强文物资源保护管理。推动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挂牌保护。完成第一至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图谱编制,启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图谱编制,推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空间信息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启动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遴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后备库,适时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开展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
 
11.切实做好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推动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指导景德镇、南昌、赣州等地开展地下文物埋藏区划定、重点发展区域文物资源评估和考古前置工作试点。
 
12.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做好低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选择婺源、金溪等地开展低等级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试点。推出一批文物遗址展示利用、文旅融合优秀案例或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会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申报管理和保护利用工作。加快完成《史说江西》文物题材片拍摄和宣传推广项目。
 
13.加强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规划和方案审批,做好立项申报和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完善工程监管和验收备案,开展文物保护工程交叉检查和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管理。编制出台《古建筑修缮工程消耗量定额(江西省单位估价表)及其费用标准》。争取国家文物局支持石窟寺石刻数字化保护和长江文物保护利用等重大项目。
 
14.推动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建设。持续推进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吉州窑遗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吴城遗址和瑞昌铜岭铜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建。开展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培育。
 
15.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管理。推动“万里茶道(江西段)”联合申遗和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文本编制工作,加强庐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启动庐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整体提升项目。
 
四、加强文物和考古研究阐释能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16.加强考古发掘和研究。积极参与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和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清江盆地、赣北博阳河流域,重点推进九江荞麦岭遗址、靖安老虎墩遗址等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开展江西早期文明研究和古陶瓷文明专题研究。推进考古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加强公众考古和考古成果宣传推广。推进省级考古标本库房建设。整理出版《新干牛头城遗址发掘报告》等一批重要考古发掘报告。
 
17.加强革命文物阐释研究。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举办“井冈山论坛”,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革命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知名度的协同研究高地。组织开展省级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申报创建工作。
 
18.推进江西汉代文化研究。出版《江西汉代文化研究》(第二辑)研究成果,推荐江西汉代文化研究有关课题入选省级社科和艺术重点项目,举办全国性汉代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提高江西汉代文化研究影响力。
 
五、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
 
19.推动博物馆改革发展。落实《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促进博物江西数据库、文物研究阐释、对外文物交流等实施方案。
 
20.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充分运用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推动沉浸式体验、虚拟展示、高清视频、数字化产品和场景应用等创新服务,深化拓展省博物馆智慧化成果,加快推动设区市、县级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
 
21.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启动省博物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培育计划,强化省博物馆龙头作用。加快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升级发展,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市县级卓越博物馆,培育一批示范性的非国有博物馆。
 
22.促进博物馆融合发展。实施“博物馆+教育”,推动文物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培育更多的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推进“博物馆+旅游”,支持博物馆打造旅游目的地。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加大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打造一批示范性的博物馆特色情景剧。
 
23.加强“文物瑰宝(镇馆之宝)”系列推介。擦亮江西文化标识,深入开展全省馆藏“文物瑰宝(镇馆之宝)”系列推介展示活动。通过博物江西平台,公开全省珍贵文物名录。
 
24.加强文物征集和鉴定。严格落实《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强化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鼓励文物商店购销和博物馆征集文物相互配合。基本完成全省新一批一二级文物鉴定。开展社会文物公益鉴定。
 
六、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筑牢文物安全基础
 
25.提升文物科技创新应用。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做好全省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试点。持续推进全省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完成设区市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推进文物大县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推动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全面实施。
 
26.发挥好考评“指挥棒”作用。做好“文物保护”年度市县综合考核工作,通过市县综合考核和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负面清单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推动省委编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的实施方案》的落实。
 
27.强化文物安全基础性工作。继续推进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工作,做到全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登记备案博物馆的公告公示全覆盖。抓好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段的文物安全,督导全省文物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督办重大文物安全案件处置工作,持续保持全省文物安全良好态势。
 
28.持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按照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联合公安机关继续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持续保持打击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做好涉案文物鉴定、移交和管理工作。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