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危险已现!
文旅要闻 民航之翼 2025-09-02 14:11:2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民航之翼,作者:翼哥

2025年上半年,民航市场保持一定程度增长,但机票价格却呈现下行趋势,行业所有航司都不同程度的影响。

春秋航空作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低成本航司,在这次“内卷式”竞争的冲击下经营如何?

以低成本运营着称的春秋航空,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

营收看似微增,净利润却同比下滑,叠加全服务航司的“价格下沉”与行业内卷,这家低成本航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净利大幅下跌:原因何在?

2025年上半年,春秋航空:

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4.35%;

归母净利11.68亿元,同比下降14.11%。

比2024年上半年减少了差不多2亿元的净利润。

实际上,这主要所得税影响。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1.434亿元。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3.743亿元。

如果看税前利润,也就是利润总额,今年比去年略有增长。

春秋航空利润总额:

2024年上半年15.04亿元。

2025年上半年15.43亿元。

今年比去年还高出3900万元。

那么,为何利润差不多,交的所得税相差这么多。

主要原因是前几年春秋航空亏损,去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税费负担较轻。

也就是说,春秋航空经营上利润还是有所提升的。

二、利润遭遇挤压:惊现死亡螺旋

我们在行业里做分析的过程中,最希望出现的情况:

投入增速<产出增速

产出增速<收入增速

成本增速<收入增速

成本增速<投入增速

这是一家航空公司的理想状态,也处于上升期、成长期当中。

公司规模扩大,收入提升,利润迅速增长。

可以说,在疫情前春秋就是这么状态。

但是,当下的春秋航空竟然出现了相反的境地,如下所示:

上半年,春秋航空:

座公里投入增速9.46%

客公里产出增速8.51%

营业收入增速4.35%

营业利润增速3.16%

也就是所谓的死亡螺旋。

另外营业总成本增速6.34%,虽然比投入产出低,但大家都知道上半年度油价降了不少。

成本快于收入增速,导致利润被挤压。

三、关键的两率:出现隐忧

我们知道,春秋航空最引以为傲的两率:

高客座率、高飞机利用率。

客座率90.52%,同比下降0.79百分点

与之相比的是,我国上市的7家航空公司中,春秋航空是唯一一家客座率下滑的。

飞机利用率9.74小时,同比增加了0.46小时。

这样的利用率,说实话与当年11、12个小时差距甚远。

此外,春秋航空的单位非油成本为0.201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9%。

实际上,这是在飞机价格、航材维修、起降费等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春秋航空在成本端遭遇的挑战。

四、全服务航司“降价抢客”:核心优势遭挑战

如果说成本与收入的矛盾是“内忧”,那全服务航司的“降维打击”就是更致命的“外患”。

过去,春秋航空靠“减服务换低价”立足—不提供免费餐食、行李托运,把票价压到最低,吸引价格敏感型旅客。

但现在,这个核心优势正在消失:

票价差大幅收窄:全服务航司开始“下沉”,用近乎廉航的价格,提供含行李托运、餐食的基础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全服务航空经济舱平均票价较廉航的溢价,已从2019年的42%骤降至18%,春秋航空的“价格吸引力”大打折扣。

客座率被追赶:价格优势不在,客源自然被抢。

2025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吉祥客座率分别提升1.4、3.6、2.4、0.24、0.7个百分点,而春秋航空客座率却下降0.79个百分点。

更糟的是国际航线—旅客对舒适度要求更高,全服务航司“低价+服务”的组合更吃香,导致春秋航空国际航线客座率同比再降2.78个百分点。

五、内卷夹击下,低成本模式遭遇“生死考”

除了全服务航司的冲击,行业内卷还在从多个维度压缩春秋航空的生存空间。

一是运营模式被模仿。

全服务航司开始学廉航“控成本”,比如南航推出单一经济舱布局,提升座位密度,直接对标春秋航空的低成本玩法,让其差异化优势进一步弱化。

二是高铁“分流”再补刀。

国内高铁网络越织越密,还推出“静音车厢”等增值服务,舒适度、准点率远超航空公司。

而春秋航空受限于单一机型,如果避免高铁冲击,飞国际航班,也只能飞亚洲航线,很难飞远程国际航线。

一边是全服务航司“降价抢客”,一边是高铁“服务升级”,春秋航空的“裸票价”策略反而成了体验短板,传统高成长模式难以为继。

三是价格战陷入恶性循环。

为保住市场份额,保住客座率,春秋航空不得不跟着降价,但这又进一步压缩利润。

上半年国内、国际航线平均客公里收益分别下降4.8%、5.5%,陷入“降价保份额,份额保不住,利润还缩水”的怪圈。

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春秋航空的困境:

收入跑不赢投入,成本压不住涨幅,核心价格优势被全服务航司瓦解,还得应对高铁与行业内卷的夹击。

对于春秋航空来说,单纯靠“减服务”的低成本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体验?

如何在国际航线找到差异化定位?

如何避开与全服务航司、高铁的直接“价格战”?

这些问题,将决定它能否在民航业的“内卷淘汰赛”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总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一招鲜吃遍天。

恐怕: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当然了,春秋航空仍是业内一家非常优秀的航空公司。

与其他航空公司不计成本的价格战相比,春秋航空仍然实现较好的利润,这是春秋航空通过成本优势构建的护城河。

只不过,在当前的内卷式竞争的环境下,春秋航空未来的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大?

翼哥认为:

一旦民航机票价格无限下沉,那将不是春秋航空的危机,而是全民航的危机!

所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真心希望,每一家还是都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让行业有一个良好的生态。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